Mortality · Rehospitalization · MACE · MAKE
將「要不要急透?」轉為「此患者最合適的急性 RRT 型式與處方為何?」並如何預防再失代償。
| 面向 | 要點 |
|---|---|
| 急性期 | 緊急 RRT 為救命必要,降低即刻死亡/併發症(肺水腫、惡性心律)。 |
| 長期死亡率 | 觀察性研究多顯示未明顯下降;需結合模式選擇與處方保護。 |
| 再住院 | 頻率/間隔與乾體重優化可降低(避免長間隔)。 |
| MACE | 短期心衰事件↓;對動脈硬化事件之長期影響有限。 |
| MAKE | 以 RRT 相關風險控管為主(IDH、導管)。 |
| 模式 | 去容量/清除 | 血流動力學 | 急症效率 | 適應情境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CRRT | 連續、緩速 | 最穩定 | 中 | 休克/升壓中首選 |
| SLED | 延時、低流 | 較穩定 | 中-高 | 多數 ADHF 的中間態 |
| IHD(溫和化) | 高效率 | 不穩風險高(可被保護) | 最高 | 相對穩定且需快清鉀/酸 |
| PD | 很慢、連續 | 穩定 | 低 | 非急症、居家控水/選案 |
TAPSE、TR 波、估測 PAP
RV 差 → 不耐快 UF → 優先 CRRT/SLED 或更慢 IHD。
HFpEF 常見;HFrEF 預後更差,更需溫和策略。
高盛行+高死亡風險;任何高強度去容量→風險放大。
flowchart TD
A([ESRD on HD + ADHF]) --> B{是否危及生命?
呼吸窘迫/休克/重度肺水腫}
B -- 是 --> C[穩定化:氧療/通氣/血壓支持]
C --> D{利尿有效?}
B -- 否 --> D
D -- 否/差 --> E{選擇 RRT}
D -- 是 --> F[常規HD調整:乾體重/藥物/提前排班]
E --> G{血流動力學穩定?}
G -- 不穩定 --> H[CRRT 首選]
G -- 尚可 --> I[SLED 或 溫和化 IHD]
H --> J[再評估:症狀/SpO₂/BP]
I --> J
J --> K{達標?}
K -- 否 --> I
K -- 是 --> L[出院/轉一般病房:避免長間隔、增頻/延時]
| 面向 | 指標 |
|---|---|
| 流程 | 模式、時數、血流/透析液流速、UF 率(mL/kg/h)、透析液 T°/Na/Ca、是否序貫 UF→HD |
| 血流動力學 | IDH 次數、最低 MAP、升壓藥需求 |
| 心肌/容量 | hs-Tn、BNP/NT-proBNP、TAPSE、肺超音波 B-lines、BIA ECW/TBW |
| 結局 | 院內死亡、30/90 天再住院、MACE、RRT 併發症 |
完整清單可納入院內版本或補充手冊。
mindmap
root((ESRD + ADHF:緊急血透對死亡率))
立場
急性期救命必要
長期死亡率:證據有限
決策=模式選擇+處方保護
模式
CRRT:::good
SLED:::good
IHD(溫和化):::warn
PD:::note
處方保護
UF個別化/後段減速
冷透析液35-36°C
Ca≥2.5 mEq/L
避免高Na
避免長間隔/增頻或延時
風險分層
RV差→慢UF
HFrEF>HFpEF 預後差
Frailty 高
結局
Mortality:急性↓ 長期不明確
Rehospitalization:可下降
MACE:短期↓ 長期有限
MAKE:RRT併發症控管
長期策略
GDMT(β阻斷劑/ACEi-ARB/ARNI ± SGLT2i)
乾體重動態調整
心腎聯合門診
按 P 直接列印或匯出 PDF;O 檢視總覽;T 切換深淺主題。